江安中学(省三中)

四川省江安中学校(省三中)论坛——百年历史名校
  •  73帖子
  •  459讨论
  •  100关注

江安中学清华学子的毕业照

发表于 2014-5-1 12: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IP属地:江苏苏州
3262 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长弓  朱乾纲


今年是江安中学(民国时期的四川省立第三中学)建校一百周年,历届师长学友正在积极筹备百年校庆活动。编写校志需要收集历史资料,特别是早期的照片,尤为珍贵。

我的校友朱仕筠,是江安中学1954级的毕业生,当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房建专业学习。以后因为**运动等原因,使他不能完成学业,被处理退学,遣返回江安农村,生活无着,居无住所,流浪度日。一直到年过七十,才以集体企业建筑工人的身份,买了社会保险,领到一份微薄的养老金。我曾经到他的住处了解过他晚年的生活情况,他倒很乐观:“吃了一辈子的苦,但我不抱怨,苦难换得我有一副好身体。”倒是,他壮实魁梧,腰板硬朗,完全不像七十多岁风烛残年的老年人。他还在帮一家企业管理园林花木,挣点工钱,有时也辅导周围儿童学习功课。朱仕筠听说母校要搞百年校庆,征集照片资料,便特意给我送来一张他们1954级当年的毕业照,并且还为母校写了一首小诗,《参观扬帆广场有感》:母校巍然临大江,学子殷切盼远航。千帆竞发破风浪,一届应比一届强。

xinhua_sc_yibin2014425103050028E-02.jpg

朱仕筠从清华回乡劳动,挨批判、受歧视、被**,遭**,没有自己的房,没有自己的窝,常常是吃了上顿无下顿,东飘西荡,居然把一张毕业照保留了六十年,这是我根本想象不到的,也是无法理解的:他是怎样在颠沛流离中保存这张老照片的啊。

朱仕筠给我的这张江安中学毕业照,摄于1954年夏季,拍摄地点在江安中学校园内,至今已整整六十年了。我们看后这张老照片,感受很深,引起了许多已经淡忘了的久远回忆,学生时代的很多往事浮现在我们的眼前。那个年代,江安中学的生活很艰苦,学生读书学习点的是油灯,还要下河挑水,到地里种菜,校园的清洁、安全、杂务管理全由学生轮流负责。每位学生每月的生活费只有五元钱左右,吃得十分简单,每周只能打一次数量有限的“牙祭”。不过省江中的老师都是在全省选拔的王牌教师,多数都是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忠诚教育、热爱学生的优秀老师,他们对学生负责,师德高尚,师生之间不分彼此,关系融洽,相互信任,亲如一家。因此,在物质条件十分恶劣的环境下,省江中的教学质量却十分出色,同学们的学习成绩普遍都很好。1954年毕业的学生中,蔡德珍、叶青环、朱世筠考上清华大学,李光泉,文礼彬考上天津大学,张邦珍考上北京师范大学等名牌院校,两个班近百名同学,除两个因病缺考而外,全部都考上了大学。他们中的不少人,后来都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材,如李光泉当了天津大学校长,蔡德珍任中国桥梁研究院的高级专家,张邦珍成为宜宾学院的教授……。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艰苦的环境才能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磨炼出优秀的拔尖人才,铸造出江安中学历史的辉煌。

朱仕筠把照片交给我后,寒暄几句便告辞回家了。看见他78岁仍然结实但已明显衰老的背影,对比老照片上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我悄然闪现出一个不现实的离奇念头:如果朱仕筠在清华大学顺利读到毕业,他现在会不会成为新的梁思成呢?


我是江安人,我爱上江安橙乡网。欢迎大家加我好友噢
全部评论
净水瓶 | 来自四川 IP属地:四川宜宾
朱仕筠是我大伯伯,一个好人,终生未娶。
2014-5-21 23:30:47 回复
道具 0 0
我是江安人,我爱上江安橙乡网。欢迎大家加我好友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评论

© 宜宾市江安橙乡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删帖申请 | 

广告/投诉热线:0831-2620800

法律顾问:四川舟楫(宜宾)律师事务所 陈一男律师

信息产业部备案ICP编号:蜀ICP备20010192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31530

川公网安备51152302000146号

电子营业执照

发布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