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江安

江安本地及江安人关注的社会热点新闻资讯!
  •  21329帖子
  •  95075讨论
  •  887关注

轰动江安的这部话剧,居然只赚了“四块一毛五”

 
发表于 2018-7-23 09: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IP属地:四川宜宾
3269 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国立剧专一直由中国近代话剧运动奠基人之一,著名戏剧教育家余上沅先生担任校长,余上沅又聘戏剧大师曹禺、应云卫、应尚能等担任教务主任,聘洪深、杨村彬、焦菊隐、黄佐临、吴祖光、陈白尘、张定和、陈治策、张骏祥、贺孟斧、陈瘦竹、吴晓邦、刘静沅……等为专职教师。
在关于国立剧专的史料上曾记载:担任导师的张骏祥老师在江安剧专时,主讲导演和舞台美术。他精通导演,又懂观众心理,又是剧本创作能手,可以说他对我国早期的舞台美术革新与管理及导演方法起了很大的作用。
微信图片_20180723092420.jpg
张骏祥(1910-1996),中国著名导演、剧作家、理论家、事业家。江苏镇江人。1927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学习。1936年进入美国耶鲁大学戏剧研究院,专攻导演,兼学编剧、剧场建筑以及布景灯光等多种课目。1939年应好友曹禺之邀来到位于四川江安的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讲授导演、舞台美术,并先后导演了曹禺的《蜕变》、《北京人》和李健吾的《以身作则》。
虽然张骏祥先生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占有的时间不到十年,但他对中国话剧艺术做出了卓越的不能忘怀的贡献。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以身作则》这出戏背后的故事了。
这是张骏祥先生在担任第三届毕业班的演出导演时,排的一部三幕喜剧,不仅讽刺了以徐举人为代表的封建残余,也对当时官场军队勾结一气,抢男霸女,贩毒肥私等丑恶现象也进行了辛辣的揭露。
偏爱喜剧的他,还将流行于意大利的即兴喜剧的手法,运用到其中,此剧于1940年在江安国立剧专首演,让学生大开眼界。
微信图片_20180723092426.jpg
△张骏祥与国立剧专的学生在一起
在这部剧的背后,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小故事。透过这些故事,也能从中一窥张骏祥先生对于导演这份工作的热爱和执着。
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唯一完整的演出本
在张骏祥的指导下,《以身作则》的演出本,从导演构思到演出结束,全部做了详细记录。
微信图片_20180723092431.jpg
△工作中的张骏祥
内容包括导演设计阐述、舞美设计图、布景制作图、平面图、剧照、插曲和演员的全部舞台动作、地位,以及演出收支账单。可以称为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唯一完整的演出本,对于学习导演和掌握演出管理的同志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原始资料。
这个本子是由当时担任剧务的张世骝(石流)整理装订,并被中央戏剧学院图书馆所收藏。
这部剧赚了“四块一毛五”
1987年秋,张石流来北京采访,我陪同他中央戏剧学院图书馆,借出了《以身作则》的演出本。他看到历经五十年来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心情非常激动,看了足有一个上午。
记得他问我:“你知道《以身作则》赚了多少钱吗?”我因为没有留意,说不清楚。他说“四块一毛五。不信?有账可查。”果然内夹一张收支明细表,注明余:4.15元。
这看来是一件小事,可是张骏祥先生作为导演,为什么要把账单存入演出本呢?因为在美国那样的资本主义国家,绝大多数剧团靠演出的收入维持。导演构思中,最主要的一个概念就是:“我排的戏,不能赔钱。”
微信图片_20180723092455.jpg

张骏祥教导演时,也把这传递给我们,除了努力提高演员的表演和演出的艺术水平,另外就是节约开支,降低成本,保持收支平衡。
尽管他转向了电影,编导了《还乡日记》、《乘龙快婿》、《翠岗红旗》、《鸡毛信》、《白求恩大夫》、《燎原》等优秀电影大作和理论文章,成为中国电影第一流大导演之一,并且还担任了电影领导工作多年。
但是我们决不能忽略他在话剧方面的成就、贡献。我以为,他在电影艺术上的成就的根,还是从话剧土壤中生长起来的。
来源:国立剧专在江安
我是江安人,我爱上江安橙乡网。欢迎大家加我好友噢
全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评论

© 宜宾市江安橙乡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删帖申请 | 

广告/投诉热线:0831-2620800

法律顾问:四川舟楫(宜宾)律师事务所 陈一男律师

信息产业部备案ICP编号:蜀ICP备20010192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31530

川公网安备51152302000146号

电子营业执照

发布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