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2月18号,县食药监局、县公安局、县工商局、县卫计局等多部门联合开展对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行动,在江安县江安镇某酒店查处一利用非法集会销售食品、保健食品窝点。
执法人员来到该酒店三楼大厅,大厅里坐满了正在听取销售人员介绍产品的老年人。随即,执法人员对现场进行检查,检查发现,会销现场有大量的保健品和药品,而当事人刘某并没有取得食品药品的经营资格,执法人员依法对刘某销售的86瓶保健酒和200余支膏药进行扣押查封。
图为:执法人员正在查封现场销售的保健酒和药品
图为:勒令当事人刘某退还受害群众购物款
图为:执法人员正在向现场群众讲解保健食品骗局的十大伎俩
图为:执法人员正在向群众发放鉴别保健食品的宣传资料 温馨提示 保健食品五大非法宣传“陷阱”
6 GEMS
1.“药到病除”不可信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声称治疗功效。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往往夸大产品功效,含有绝对化用语和不实承诺,声称可以治疗某种疾病如“根治”、“药到病除”等用语,或者以“无效退款”、“无毒副作用”等承诺,严重欺骗、诱导消费者。 2.“健康讲座”为促销 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访谈、讲座、采访、座谈会”等形式为幌子,邀请一些假冒专家、教授和老中医在现场进行“养生”讲座,顺便兜售保健食品。不少老年人因为盲目信任这些所谓专家或名人的介绍,从而选购了大量假冒保健食品。 3.“免费活动”为洗脑 一些不法商家通过利用“赠药”、“免费试用”、“发放小礼品”、“抽奖”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加其组织的促销活动。促销现场往往气氛热烈,夸大产品功效,甚至声称根治百病。有些活动时还会请一些所谓的患者现身说法,雇人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给老年人造成不买就没有了、不买就吃亏的心理暗示,不知不觉中被“洗脑”,从而购买产品。 4.“权威证明”属虚构 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利用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的功效作说明,以增强产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还有一些广告含有无法证实的所谓“科学或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方面内容。 5. “专家义诊”是骗局 一些不法商家雇佣所谓的专家、教授为老年人开展免费专家体检或义诊,不少老年人受免费吸引从而进行体检或咨询。体检后,“专家”“教授”往往会告知老年人身体存在多种问题,需要及时购买产品治疗,不少老年人因此被诱骗购买了一堆无用处且不知真假的保健食品。 江安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示:消费者要警惕这五种保健食品非法宣传“陷阱”。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没有治疗作用。患有疾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不要相信违法广告的宣传。
(来源:江安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