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9月14日,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四川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进行意见反馈。10月9日到10月13日,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四川省申报的31个县(市,区)进行了督导检查,13个督导小组对255所学校进行抽查,并对17306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视频新闻
四川省31个县(市,区)通过督导检查,具体名单如下,江安县通过国家督导检查,成为全省126个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之一! ↓ ↓ ↓
意见反馈后,结果将上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上报。
那么,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检查
有哪些标准?
1办学基本条件是否达标
各省(区、市)应根据相关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国家标准,制定既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又与国家标准基本相符的省级标准
2义务教育校级间均衡状况
对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的评估,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等8项指标进行。
3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
对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评估,主要从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四个方面17项指标进行,省级可适当增加指标,总分为100分,评估标准不低于85分。
4公众满意度调查情况
评估认定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需对公众满意度进行调查,就有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问题,征求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等不同群体的意见。
而对于检查组反馈的部分地区和学校大班额现象依然存在,农村教学点生源流失等问题,我省将进一步研究,及时布置整改工作,在三个月内将整改情况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从2013年起,四川省已有95个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加上此次的31个县(市,区),江安县通过国家督导检查,成为宜宾第一个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 江安县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目标的提前顺利实现,都做了哪些方面的改进与努力? 江安全县现有普通义务教育学校75所(其中:公办小学46所、初中1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0所,民办小学2所、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完全中学1所。现有在校学生46459人,其中:小学32168人、初中14291人;有义务教育公办教职工2921人,其中:小学1734人、初中1187人。
★ 优先发展,教育均衡推进势如破竹 ★
从《义教均衡发展规划》出台,到所有乡镇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江安县只用了三年不到的时间。2016年底,江安县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省级督导评估。
这背后,是江安县“投入优先、规划优先、建设优先”为核心的教育优先发展理念之下,以破竹之势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江安打出一系列“组合拳”,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从无到有,从标准到质量,再到档次的全面提升。
在江安县委书记张明明看来,江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目标的提前顺利实现,主要是发力于三个方面。
江安县钟屏希望小学
一、突出项目拉动,促硬件基础“提标”。坚持把项目作为改善城乡办学条件的“先手棋”。自2013年以来,江安县已累计投入8亿余元,高标准完成江三中、西江小学、特殊教育学校迁建,汉安中学扩建等重点项目建设。
其中投资4亿余元的农村义务教育“四大工程”291个项目,提前一年竣工使用,成为全市率先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建设任务、兑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承诺的区县。
2016年,我们又整合资金8700余万元,用于教育信息化终端建设、添置教学仪器设备等工作,不断改善农村学校现代化办学条件。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二、狠抓师资队伍,促教育质量“提质”。坚持“对外引”与“对内育”两手齐抓,大力实施“三名一优”“MS—EEPO有效教育”培训等工程,严格执行中小学校长、教师定期轮换交流等制度,推动县域师资队伍提质增效。
2013—2016年,江安县义务教育学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537人,引进县外优秀教师51人。县内交流教师458人,交流校长116人。先后培养省、市级骨干教师340人,县级名师30人,县级学科带头人53人、县级骨干教师234人。
江安县先后荣获四川省“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三、打捆使用政策,促资源整合“提档”。 一方面,我们严格落实义务教育“三免一补”、乡村教师乡镇工作补贴、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关爱激励政策,县财政累计配套投入3395万元,推动政策资源向基层汇聚。
另一方面,积极抢抓近年来脱贫攻坚政策机遇,大力推行教育扶贫,建立“四项基金”,做好“控辍保学”工作。自2014年以来,教育扶贫领域资助已累计达11588人次,投入资金8500余万元;2016年帮助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三残”儿童等群体顺利就学2436人,有力保证了困难家庭子女就学问题。
★ 不止于均衡,展教育强县风采★
近年来,江安县逐年加大教育经费总投入,充分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的同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同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助推江安教育迈入素质化、信息化时代。
2011—2016年,通过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四大工程”(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教师周转房〈休息室〉、学生食堂、学校进校公路)、全面“改薄”等项目建设,全县共启动学校建设项目513个,投入资金4.8亿元,新建校舍约17万平方米,改造校舍约10万平方米,新增教育用地300余亩。
2017—2020年规划新建、改扩建项目62个,已竣工13个,在建11个,其余38个项目将逐年分步实施。 西江小学校,孩子们在多媒体教室学习
江安县先后投入6395.828万元实施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终端建设,建成教育城域网,实现“校校通”,配备学生计算机4230台,建成“班班通”教室1072间、计算机网络教室96间、录播教室16间、校园电视台16个;投入3926.98万元添置教学仪器设备、音体美器材,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小学数学科学仪器配齐率为98.67%、初中理科实验仪器配齐率为98.11%,音体美器材配齐率小学93.57%、初中93.17%,达到省级规定标准。 仅2016年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6.35亿元,其中财政拨款5.997亿元,占总投入的94.44%,较2012年增长56.66%。
2013年开始,江安县加快农村地区学校食堂建设,新建食堂82个,到2017年春期所有校点均实施食堂供餐,“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学生35007人。
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免收教科书费,2014年起全面免除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作业本费,实现“应免尽免”;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提供生活补助,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惠及55%寄宿学生,做到“应补尽补”。 三年的不懈努力,让江安义务教育发展从“若干问题”迎刃而解,到城乡均衡、全面育人,取得的巨大变化,群众看在眼里、有数在心。2015年底,江安县接受宜宾市政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众满意度测评,公众满意度高达94.3%。
★ 乡村教师:均衡是“大爱” ★
在江安县,义务教育均衡重点放在“均衡”二字,均衡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均衡地区教育发展差距,首当其冲解决的,便是农村地区教育发展落后问题。
周福英给孩子们讲课
红桥镇元田小学校距离县城约40公里,开车需要一个小时左右。虽然是一所完全小学,但直到2014年这里还破败不愖,这就是曾庆武上任局长之初调研的第一所学校。
义务教育均衡工作推进之前,元田小学就像是一个留守儿童,留守在大山脚下,任凭风吹雨打。没有一间像样的教室,没有一件像样的器材。
现在,青山碧水间,翠绿田园畔,鲜艳国旗下,明亮教室里,崭新课桌旁,孩子们正发出铿锵有力的读书声。这画面,非常美。
校长胡孝伟介绍,元田小学现有三个校点,包括文武村小和两江村小,共317名学生、30名老师。起初,学校只有两栋教学楼,分别是小学和幼儿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后,学校新增了一栋办公兼教师休息楼,3个校点的学生餐厅,校园环境也都得到了大幅修缮。
以前上体育课时,老师只能带着学生们在泥巴操场上蹦蹦跳跳完事。现在,琳琅满目的体育器材装满一间教室。音乐、美术、计算机,以前这些课程在孩子们心中,那简直是奢望。现在,新配备的钢琴、画板、多媒体教室,还有专职老师,就在孩子们的跟前。
除了丰富的教学器材,让音体美和计算机课程触手可及,信息化工程带来的“校校通”“班班通”,更让孩子们坐在大山中的教室里,都能轻松地走进名师课堂。
红桥镇元田小学,孩子们课间快乐地玩耍
义务教育均衡为农村地区的师生们送去了关怀和大爱,改变的不仅是物质条件,还有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他们的精神风貌。
在曾庆武看来,义务教育圆了城乡孩子们一个读书梦,而义务教育均衡则是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读好书”“好读书”的优良条件,这也是江安教育人的梦想,更是江安县委、县政府“人才强县”战略蓝图的照进现实。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二十五年,义务教育从国策走进现实。三年攻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规划变为现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只是江安教育振兴的起点。 江安县县委书记张明明表示,江安县下一步将全面构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齐头并进,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全面发展,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均衡匹配的现代教育大格局,着力展示江安教育大格局,着力展示江安教育强县风采,让优质教育成为“几生修的住江安”城市名片的核心竞争力和重要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