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导语:这是一部让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和高中部停课半天,家长学生集体观看的纪录片。这部刚刚在央视教育与法制频道分三集播完的纪录片因何引起教育界的强烈讨论?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相似……《镜子》第一集 ▼
之所以取名《镜子》,是因为“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总导演、央视《天网》栏目制片人卢钊凯说。
这是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 纪录片只有三集,一共90分钟,央视社会与法频道花了10年策划、两年摄制。
《镜子》第二集 ▼ 《镜子》第三集 ▼
内容很简单: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简单的内容却反映了不简单的问题。
家住武汉的家明(均为化名),15岁,是个网瘾少年。不愿上学、黑白颠倒,看得出家明父亲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孩子却一心想要“自由”......
江普一行人来接家明时,他情绪激动,嚷嚷着不愿受“控制”。
听着孩子的嘶吼,父母只能在门外抹泪。
17岁的高三学生张钊,因谈恋爱已经辍学4个月,还不让父母在家里住。
见到教育机构的人,张钊的反应也很激烈,直接往门上撞。被制止后,他对着父母破口大骂,甚至吐口水,以为要送他去找杨永信……
和家明、张钊不同,14岁的泽清一直表现得很平静,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样。听说有中央台的跟拍,他才接受这个教育机构,竟然是因为有“存在感”......
泽清沉迷于网上下棋,面对母亲的关心,他却说她“贱”,甚至动手!
然而,这些并没有得到父亲的及时制止...
和母亲的说法相反,泽清一直觉得自己存在感为0。这段自述也许能解释他为什么会对母亲拳脚相向!
“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家长是不是好家长”,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先生看完纪录片后说。
虽然不能把所有的锅都甩给父母,但父母的确是影响孩子最深的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与其说是探讨家长如何教育孩子,不如说这部纪录片教会了双方如何去和解。
就像孩子们在培训结束时,为父母朗诵的诗:“我是一面镜子,我将用行动把家人从梦中唤醒”。
当孩子出现迷失的行为,例如不想学习、情绪不稳定、有抵触性情绪时,他反映的很可能是父母间夫妻关系的失衡或模糊;
当孩子出现注意力分散、依赖、易结交坏朋友时,他所反映的往往是父母双重标准、夫妻关系分裂、在家中缺乏归属感;
当母亲的位置缺席时,孩子容易空虚忧郁、焦虑紧张、较优柔寡断,也比较容易发生人际关系问题,难以表达自己,也难与人连接;
当父亲的位置缺席时,儿子很容易发生成瘾行为,例如沉迷于电玩、抽烟、喝酒、吸毒;女儿则很容易发生早熟、暴食或厌食症、对成年男子有兴趣、期待有人保护。
我们相信父母都爱孩子,因为那份爱所以我们有了对爱的方式和理解。爱的方式决定了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方式,而这些不一样的互动方式成为了孩子不一样的内在解析,从而形成了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方式,而这些不一样的互动方式成为了孩子不一样的内在解析,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信念与价值观,孩子的人生就开始有了不一样的轨道。所以,你准备给孩子什么样的爱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