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5.1 生态及景观影响的减缓措施经济技术论证本项目建成后使区域生态景观原有的协调性和自然性受到破坏,与当地自然景观形成对比,因此需要特别控制其对自然景观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使厂区建筑物及人为动与周围自然景观协调一致。 (1)首先,要进行相应投入,遵循“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在选矿厂运行期间每年对厂区内及周边尽可能地进行植被恢复重建。 (2)加强企业生产组织管理,规范作业,不得随意扩大范围和乱堆乱弃尾矿和其他废料。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厂区所在地的地质情况良好,基本无不良地质灾害发育,但由于厂区附近为山体,在雨洪季节可能产生水土流失,因此必须做好原矿堆场及运矿道路的边坡防护,修筑挡墙或护坡,防止引发水土流失及地质灾害。 (3)选矿厂运行期间,作业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应统一收集,妥善进行无害化处理。生活区注重清扫,生产、生活垃圾妥善处置,尽量保持场区整洁有序,以减少视觉上的不适性。 (4)不得破坏当地植被,杜绝一切扩大危害自然景观的活动,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 (5)厂区内加强绿化、抑尘、水土保持等环保措施,特别应在厂区外围种植防护林带进行遮挡,以有效减缓景观影响及尾沙飞扬。 (6)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注重提高工作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将人为活动对工程区原有自然景观的干扰控制在最低限度。 小结:本项目经过采取以上措施后,对生态的防护及恢复达到较好的效果,生态恢复措施可行。 5.2 工程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分析项目的尾矿处置方式变更后,其工程涉及的污染防治措施基本不变,具体如下: 5.2.1施工期5.2.1.1 水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人员临时居住点生活垃圾集中堆放,由施工车辆送至所在县区的生活垃圾处理场,防止生活垃圾污染水源。 (2)严格管理施工机械,严禁油料泄漏和倾倒废油料。施工中,对于施工时搅拌混凝土产生的泥浆水,建议在施工现场设置简易的沉淀池,将泥浆水进行沉淀处理后在外排,严禁将泥浆水直接排入水体。 (3)各类施工材料应有防雨遮雨设施,工程废料要及时运走。 (4)施工期间临时居住点的生活污水、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清洗水等应经过简易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在外排,禁止乱排、漫排。 5.2.1.2 粉尘防治措施 (1)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水泥、石灰等材料运送时运输汽车应完好,不得超载,并尽量采取遮盖、密闭措施,以防泥土洒落,以减少起尘量。水泥、石灰等容易飞散的物料,应统一存放,并采取盖棚等防风遮挡措施;砂石的筛料,水泥的拆包等应在避风处进行,起尘严重的场所四周要加设挡风尘设施。 (2)为防止施工道路地表开挖、弃土堆放场地起尘,以及运输材料道路及施工现场起尘,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洒水车,定时对相关路段洒水处理,使表面有一定的湿度,减少扬尘量。 5.2.1.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单位应注意施工机械保养,维持施工机械低声级水平,给在较高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并按《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中的有关规定,合理安排工作人员作业时间或进行工作轮换。 (2)昼、夜间施工时应确保施工噪声不影响公路沿线居民生活环境,对距居民区较近的施工现场,噪声大的施工机械在夜间22∶00~6∶00应停止施工,主要运输通道也应远离居民区,同时夜间应禁止在该便道上运输施工材料。 (3)据同类施工场地监测,昼间施工产生的噪声在距施工场地40m处和夜间施工产生的噪声距施工场地300m处均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标准限值。本项目施工场地位于拟建矿山内,尚属未开发地区,周围居民区较少,而且距离较远,对其噪声影响甚微。 5.2.2运营期5.2.2.1固体废物的防治措施 (1)选矿厂尾矿处置措施 选矿产生的尾矿为29万t/a,尾矿进入浓密池浓缩,其底流用管道输送至充填站再浓缩,然后按比例加入水泥配制成胶结充填料,输送到采空区充填,尾矿由废物变为有用材料。具体尾矿充填工艺见前图2-5。 充填系统:选矿厂尾矿经脱水后形成质量浓度为80%左右的干尾砂,由皮带或铲车运至工业广场内充填制备站的尾砂堆场堆存。充填时,用铲车向稳料漏斗供料,经安装在稳料仓底部的给料机向短皮带输送机卸料,经皮带秤计量后输送至搅拌桶,与水泥、粉煤灰搅拌混合成78%浓度的浆体,然后用高浓度输送泵送至采空区充填。充填以全尾砂作充填骨料,粉煤灰作改性材料,水泥做胶结材料;充填体中的水泥、粉煤灰、尾砂比为1:2:14,容重约2t/m3,设计28天后充填体的抗压强度在2.5MPa左右。 充填顺序: 尾矿充填是在矿房回采结束后,采用全尾矿胶结充填工艺充填矿房。先充填4~7m,待初凝或脱水以后,再依次充填,直到采空区充满。 国内目前已有矿山利用此法处理尾矿,全尾矿胶结充填体的整体性较好,其强度能满足胶结充填需要;同时充填封堵效果好,脱水能满足要求,且易实现接顶充填等。 因此利用矿山采空区,对选厂产生的尾矿经胶结处理进行回填的处置措施从经济、技术上是可行的。 环评要求在初步设计之前,企业需要进行全尾砂胶结充填体灰砂比、塌落度、容重、单轴抗压强度以及高浓度尾砂的可泵性等的详细分析、论证。 (3)其他固废处置措施 粗破、中破除尘系统除尘灰处置措施;工程采用除尘器对粗破、中破过程产生的粉尘进行处理,收集的除尘灰返回工艺使用。 废水处理生产的污泥携水处置;净水器产生的污泥携水48 m3/d泵送至充填站立式沙仓,与尾矿一起加入水泥配制成胶结充填料,输送到采空区充填。. 生活固体废物处置措施;生活垃圾:在厂内设垃圾桶收集,定期交由环卫部门处置。 因此,以上措施可行。 (4)工程尾矿运输 尾矿通过管道从选矿厂通过皮带输送机输送至充填站的堆场,这种输送方式,解决了用汽车运输的传统缺点,如易漏、落渣等而影响环境的可能。该输送方式在省内矿山较多,从技术、经济上看是可行的。 5.2.2.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1、废水治理措施 项目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重选废水和浮选废水,重选废水产生量为6891m3/d(包含汇入处理的渗滤液和地面冲洗水),其含有大量的颗粒物,工程拟采用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跳汰环节,不外排;浮选废水产生量为2131m3/d(包含汇入处理的渗滤液和地面冲洗水),其含有大量的颗粒物及SiO2、Fe、CaO、Mg、Al等杂质,工程拟采用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浮选环节,不外排;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9.5m3/d,主要污染物为COD、BOD、NH3-N等,经二级生活处理后用于绿化或农灌。 2、废水治理措施工艺经济、技术论证 废水处理方法对污染物实施的作用不同,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分离法,就是通过各种外力作用,把有害物质从废水中分离出来;另一类为转化法,就是通过化学或生化的作用,使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或可分离的物质,后者再通过分离予以除去。习惯上也按照处理原理不同,将处理方法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化学法四类。而处理选矿废水的方法很多,有中和法、反渗透法、硫化法、金属置换法、吸附法等;这些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 目前,最普遍采用的方法即是分离法,分离法分离固态物质主要是依靠其与废水密度的差异,进行重力分离,常用的方法有:沉淀(自然沉淀和混凝沉淀)、过滤(重力过滤和压力过滤)、离心分离、气浮和磁分离等。在选矿废水净化处理中,常采用自然沉淀和混凝沉淀两种方法,使含固体悬浮物的废水澄清后循环利用,以节约新用水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自然沉淀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不具有凝聚性能的固态物质,在沉淀过程中,固体颗粒不改变形状、尺寸,也不互相粘合,各自独立地完成沉淀过程。目前国内外同类型企业常用的方式就是将选矿废水打入尾矿库中,充分利用尾矿面积大的自然条件,使废水中悬浮物自然沉降,并使易分解的物质自然氧化降解。 (2)混凝沉淀法:针对选矿废水中很难用自然降解法除去的细小悬浮物和胶体颗粒,通过投加混凝剂,使这些细小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凝结成较大的固体颗粒而沉淀,从而净化废水。 本项目生产废水主要为洗选库水,采用混凝沉淀法进行处理,具有节约用地、处理率高等优点,且选用石灰作为絮凝剂,成本低,而且不会受到区域条件的限制,目前已被广泛使用。 本项目选用絮凝沉淀法对洗选废水进行处理。其处理工艺见下图:
图5-1 生产废水处理流程图
因此,本项目经处理后的生产废水可以作为生产用水来循环使用,治理措施技术上可行。 3、生产废水循环使用可行性分析 ①选矿水回用可行性分析 洗选废水经过中和、絮凝沉淀后的水质回用于生产对选矿工艺无影响,而且选厂回水工艺在同类项目等工程上使用,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选矿水回用是可行性的。 ②废水不外排的可靠性 由本项目水平衡图可知,选矿工艺需水量大于回水量,所有回水都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做到废水不外排。 根据上述分析,本工程废水处理后回用的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4、生活污水的处理设施 生活污水拟采用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置经过滤消毒后作为绿化和农灌用水,不外排。 综上,本项目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处理措施较为经济、可行。 5.2.2.3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粗破、中破、充填站水泥仓及搅拌槽顶部粉尘治理措施 (1)国内破碎粉尘治理现状概述 目前国内大中型破碎工序各扬尘点,采用密闭吸尘、防止粉尘扩散,除尘方式分为干式和湿式两大类方法。小型矿山防尘,仍以职工自身防护为主。 干式除尘法主要是把扬尘点密闭起来,上部加抽风罩,用空气经管道将粉尘输送到各种干式除尘装置(如: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旋风除尘器、重力除尘器等),经静电感应、布袋过滤振打、重力沉积等物理过程,较粗的粉粒被收集到除尘器的灰斗中,再用运输车辆外运。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又容易产生二次污染。而且比电阻低于104Ω-cm的粉尘不适宜用电除尘器净化。这类除尘方法基建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维修量大。 另一类是湿式除尘法,即将粉尘输送到各种湿式除尘装置(如:水膜除尘器、洗涤塔等)中,带粉尘的气流与水逆向流动接触,粉尘被水带至沉淀池,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粉尘沉积于池底,再用抓斗抓出装车外运。湿式除尘器的外排水中含有大量矿尘,外排将造成二次环境污染,必须建设水处理设施。另外,含粉尘物料含水量超过一定比例后,会粘结运输设备和加工设备,造成设备故障,特别是北方冬季寒冷,含水物料还会发生冻结。 表5-1 几种典型除尘方式性能特点比较 (2)本项目粉尘治理方案 粗破和中破过程主要废气污染是矿石在破碎、筛分、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充填站水泥仓及搅拌槽顶部产生粉尘。类比同类型选矿厂,从除尘效率及成本考虑,本项目选用技术成熟、除尘效率高的布袋除尘器进行除尘。项目粗、中破碎和充填站水泥仓及搅拌槽顶部,共采用三套脉冲布袋除尘器进行除尘。 本项目选用的布袋除尘器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高效能、低消耗:脉冲阀阻力低,启闭快,清灰能力强,喷吹系统各部件都具有优良的空气动力特性。且直接利用袋口起引射作用,省去了传统的引射器。因此喷吹压力只需1.5~2.5 公斤/平方厘米,喷吹时间缩短到0.065~0.085秒,运行能耗低于反吹风袋式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对高浓度及含湿量大的烟气净化,仍有良好的清灰效果。(2)长滤袋: 滤袋长度 6 米,还可适当增大。大大突破了通常认为的脉冲袋式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的袋长极限,且清灰效果良好,因此占地面积较小。(3)简便的滤袋固定方式: 滤袋以缝在袋口的弹性涨圈嵌在花板上,拆装滤袋极为简便,减少了维修人员与污袋的接触。(5)先进控制技术:以微机承担除尘器清灰控制和对温度等运行参数的实时控制,功能齐全,且可靠性强。(6)系统投资较少、运行稳定可靠,在矿山及其它破碎工序较多的企业中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根据类比分析,项目各工段产生的粉尘经除尘器处理后可做到达标排放。本环评以收集到攀钢密地选矿厂破碎筛分系统及岗位粉尘监测报告为例,监测结果见下表。 表5-2 攀钢选矿厂筛分系统除尘器监测结果 表5-3 选矿厂岗位粉尘浓度监测结果 由上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攀钢密地选矿厂密闭筛分系统采用以布袋除尘器为主体的分散式除尘系统进行除尘,岗位粉尘浓度小于2.0mg/Nm3以下,除尘器外排浓度均低于120mg/Nm3以下,取得了较好的除尘效果。 由上述可知,本项目采取布袋除尘器对各工段产生的粉尘进行治理,从技术、经济角度是可行的。 环评对除尘方案建议 对于本项目的除尘方案在设计中还应考虑以下几点: (1)在生产工艺和现场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将除尘器安装在紧靠尘源的地方,这样不仅可缩短管道长度,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减少系统阻力,还有利于粉尘的捕集,方便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管理。 (2)风机控制应考虑采用变频电路设计,确保粉尘治理达标,节约能源。 (3)烟囱应按GB/T16157-1996的规定要求,设置永久性采样孔和采样监测用平台。 5.2.2.4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本工程投产后产生的噪声主要是设备噪声和运输噪声,主要噪声源来源于破碎机械、筛分机械、装载铲车、各类泵和运输车辆等,以及此次新增的搅拌桶、风机、空压机,声源强度一般在80~115dB(A)之间。 为减轻噪声污染,工程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①在设计中,除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外,还依据噪声源的声频特征,采取将高噪声源布设在围护型结构厂房内(本项目中主要体现在将筛破设备置于封闭的筛破楼中),并修建隔音值班室,达到人机隔离,对风机安设减振台架,在进出口上安装消声器等治理措施,经治理后噪声降低10~30dB(A)。 ②破碎机采取半地下式生产方式;振动筛下设置减振设施,可以降低筛子工作时的噪音及减小筛子振动产生的动负荷。 ③皮带输送机采用密闭廊道隔声。 ④将物料运输时间安排在白天进行,尽量避开居民休息时间。 ⑤工程将场地四周设置绿化带,种植高大的乔木,不仅可以起到吸声降噪作用,还可以美化环境。 ⑥对各种风机和压缩机等产生气流噪声的设备,应在气体进出口部位安装适当的消声器,消声器的选择应注意噪声源的频率特性、设备的工艺要求和使用环境,对具有中、高频特性的风机,应采用阻性消声器,而对于具有低、中频特性的空压机噪声,则宜安装抗性消声器。 ④对电机、泵类、风机、压缩机等因振动辐射产生噪声的设备,需要考虑减振和隔振措施,安装隔振机座、弹簧减振器等。设备与管道应采用橡胶材料等软性连接,避免用钢性接头。对户外露天放置的鼓、引风机等产噪设备,可设置带有进排风消声通道的隔声罩,并且在机座和地面之间安装减震器。 经采取各项措施后噪声源强降至70dB(A)以下,再经距离衰减后可做到场界和敏感点处噪声达标。估算投资约20万元。 5.3环境风险分析及对策措施5.3.1硫酸储存风险防范措施本项目储存的硫酸(98%)危险性比较大,硫酸罐区设置隔离栏和设置警示标志等;坚持巡回检查,发现泄漏及时处理;严格控制设备质量,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工作场所人员正确配备、穿戴防护用品;设置液位检测仪和报警装置;设备检修、故障处理,必须有可靠的防护装置,并有人现场监护;进入储罐检修时,应对罐内进行有毒气体检测并进行空气置换。 ①硫酸泄漏应急处理措施 一旦出现泄漏,应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面罩,穿化学防护服。合理通风,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减慢挥发(或扩散),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②硫酸事故水池 在硫酸储罐四周应修建围堰,并修建事故水池,有效容积约100m3,平时必须保证事故池空置,不得作为它用。当硫酸泄漏时通过围堰使硫酸汇入事故水池,以减小泄漏硫酸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③事故废水收集及阻断设施 环评要求:项目雨水系统设置与外界的阻断设施,并设置排入废水事故池的转换设施,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及时关闭全厂排水口,并及时将废水转移到事故水池,保证事故废水不外排。 5.3.2 2号油储存风险防范措施项目每年2号油的用量约为4.56t,每半月购进一次,厂区内最大储量为0.19t。在2号油运输和储存的环节,均可能出现泄漏,造成事故排放。 1、泄漏原因分析 ①运输过程中交通事故引起泄漏 工程年使用2号油约4.56t,每半月购进一次,购进次数为24次,由于其量很小,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且影响当地地表水体的几率较小。 ②储罐泄漏 储罐年久失修,或者储罐与管道的连接处、弯头、阀门等老化,导致2号油泄漏,污染周边水体。 ③火灾 2号油为易燃物质,若泄漏发生火灾则可能造成含油的消防水进入地表水体。 2、2号油泄漏影响分析 当发生2号油泄漏,或者含油2号油的消防水进入地表水,2号油将在水体表面形成油膜,从而导致评价河段内的溶解氧降低,将对评价河段的生态环境、水质造成严重的影响。 3、风险防范措施 (1)加强2号油储存区的管理,及时检查罐体有无破裂、连接处和阀门有无老化破损; (2)采用专业车辆运输2号油,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立即通知所属地的环保部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建议工程在罐体附近设置开挖集水沟并连入事故池,一旦发生泄漏或者火灾,消防水可通过集水沟进入厂区的事故池内,禁止将事故废水沿雨水排口排处。 5.3.3危险品运输风险防范措施项目使用的硫酸、2号油危险品等均由供货厂家直接送货到厂,采用专门的危险品运输车辆运输;危险品的运输单位必须合理地规划运输路线及时间,事先需作出周密的运输计划和行驶线路,并制定危险品泄漏的应急措施。当车辆通过市区、城镇时,事先向当地公安部门申请行车路线和时间,中途不得随便停车;运输车辆必须通过有关部门的检查,并持有有关单位签发的许可证,负责运输的司机应通过培训,持有有效证明文件。载有危险品的车辆在公路上行驶,需持有运输许可证,其上应注明危险品名称、数量、来源、性质和运往地点,须有专门单位人员负责押运。 5.3.4原矿、尾矿物料输送泄漏事故防范措施原矿经破碎磨矿后通过管道运输至选厂,选厂尾矿经过管道输送至采场采空区,总输送管线长约4km,正常情况不会对外环境产生影响,但当原矿和尾矿浆输送管道出现泄漏时,将出现事故废水排放,对运输沿线的地表水体会造成污染。管道出现泄漏事故的概率较小,但必须加强管理和监测维护,一旦出现泄漏事故应立即停止生产,并对出现的泄漏进行处置,防止对环境的污染。 经分析以上风险防范措施是可行的。 5.4 变更后环境保护措施汇总项目环保措施及投资情况列表如下: 表5-4 本项目变更后环境保护措施一览表 | | | | | | | | 受矿坑与给料机的衔接处应封闭,对受矿坑顶部加装棚遮盖;皮带输送机采用封闭式输送;设喷雾降尘系统,对原矿进行喷水加湿; | | | | | 修建专门的筛分破碎楼,楼内进行封闭,设置1套负压抽风+布袋除尘设施,采用封闭式硫铁矿分级筛;锤式破碎机修建专门的破碎房,封闭处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分别在重选车间、浮选车间和尾矿库修建3000m3、700m3和200m3的事故水池;阶梯布置洗选设备,事故池位于最低水平面。 | 尾矿库内容取消,重选车间事故应急池调整为200m3,其他不变 | | | | 堆场跑冒滴漏和渗滤液收集池20m3、连入洗选水循环系统;雨水沉淀池180m3,连入雨水管网。雨量较大时,上层澄清水抽回作为洗选用水,雨水池定期清掏,低渣沉淀物,可回用于生产。 | | | | | 修建一套二级生活处理系统,尾水全部回用于防尘和绿化 | | | | | 将对厂区地面进行硬化,修建排水沟,厂区内实现“清污分流”。对主要生产区域,如洗选车间、深锥浓缩池、循环水池等生产单元的地面进行防渗处理,整个厂区地面必须硬化。 尾矿库防渗:采用HDPE防渗土工膜构筑人工防渗层。 | | | | | ⑴对厂区围墙进行适当加高;⑵将高噪声源布设在围护型结构厂房内,设置筛破楼,对风机安设减振台架,在进出口上安装消声器等治理措施;⑶破碎机设置为半地下式生产,振动筛下设置减振设施,皮带输送机采用密闭廊道隔声。 | | | | | | | | | | | | | | | | |
小结:本项目变更后,原环评报告的环保措施不变,新增环保投资10万元。所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技术成熟,经济可行,既能达到发展生产的目的,又能达到设计要求,实现达标排放和保护环境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