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料问答

江安发展之我见,对江安的大小事发表看法。投诉爆料、评论曝光、咨询求助、寻亲找友!
  •  11290帖子
  •  108483讨论
  •  685关注

因盐矿而驰名的古镇 ——南井场

发表于 2015-12-1 16: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IP属地:四川宜宾
783 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因盐矿而驰名的古镇
         ——南井场
曹家树
南井场,是宜宾到泸州古驿道上的一颗灿烂而又耀眼的明珠,但古镇却因拥有盐矿井、和“万马归朝”等十大景观而驰名四方。
据民国十二年版《江安县志》第二卷古迹载:南井监在县东北六十里,通志云:宋熙宁八年(1075年)置,元初废。今为南井铺。名胜志有县市井:宋南渡后置南井监,有凤凰山,山有雁塔,刻唐、五代以来进士题名。
古镇南井场位于四面山镇境内,万里长江之北,东与泸州市江阳区相邻。它居于四面环山,中间拥有一平方多公里宽的平坦盆地之中。古代有宜宾至泸州宽大的青石板驿道路从大街上通过,而今有宽阔的宜泸(宜宾至泸州)一级公路从其旁经过;其中央又有一条由北向南川流不息的南井溪,清澈见底的小溪流经井口镇后注入长江,据知小溪在古代是能行船的。当年南井场大批以盐为主之货物的运出,和煤等大宗商品物资的运入等,大都是靠此黄金水道运送的,故其水陆交通非常便利。
因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故战乱时自然而然地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据记载,这里曾是“宋元战争”的川南古战场之一。而到了清初期,其四周荒野中还可隐隐约约地见到战争遗留下的缕缕残缺不全的尸骨。
古老的南井场值得大书特书是盐矿井,至今尚可寻到多口废弃的古井。据史料记载,现在的南井场,唐代称“可盛盐井”。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置南井监,初属泸州。元废军监制后,改属江安。因位于泸州富世盐井以南,故名南井;或泸州市南门之外而称南井。北宋时期,宋真宗赵恒曾颁布给予煎盐工人放假休息的诏书。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所记载,该诏书为:泸州南并〔井〕煎盐灶户遇正至寒食给假诏 大中祥符元年十二月乙未。诏书全文为:“泸州南并〔井〕煎盐灶户自今遇正、至、寒食,各给假三日,所收日额仍除之。”
无独有偶,据《永乐大典》记载南宋宝祜元年(公元1253年)一个叫桑愈的人,来泸州做官。见制盐工人劳动强度大,下令改用畜力采卤。还勒石立于南井监前,宣布永远废除人工采卤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
根据史料记载清康熙年间,南井每年产盐41万斤,是当时全川最大的盐场之一。盐井的卤水蕴藏很丰富,每口井深210米左右,导管有40多米,井口直径30-40公分,全靠土绞车像推磨一样,一转一转地绞上来。土绞车又笨又重,起绞的垂直距离较高。所以制盐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辛苦。
又据民国十二年版《江安县志》第一卷赋税载:“宋,江安设南并〔井〕监。明万历中井塞(盐井),清康熙五十七年知县段充,持捐凿‘惜古’、‘裕永’、‘庙坎’三井,设锅三口。惜古、裕永旋竭,仅庙坎一井设锅一口。雍正八年起科,因水淡盐微征课银二两、羡银二钱四分,额配灶陆引十七张。乾隆三十八年,深淘‘泉旺’报添锅十二口,共十三口,征银二十六两、羡银三两一钱二分,额配叙永厅陆引六百五十五张……。”
据1999年版宜宾地区《文物志》载,1951年夏天,在南井街西角的小溪岸堤边,出土南宋时期钱窖一处。获锈成铁饼的铁钱1吨重左右,铁钱因锈蚀严重而无法辨别。
1984年4月,在南井街西250米处,又发现南宋铁窖一处,出土铁钱5吨多重。文物部门进行清理,筛选后有30枚字迹尚能辨认,辨认出八个宋代年号。其所铸文字是“熙宁通宝”“大观通宝”“绍兴通宝”“淳熙通宝” “绍熙元宝”“庆元通宝”“大宋元宝”其中南宋钱币背面多有铸地和钱监。如“川”“春”“汉”等,有铸钱年号的如“元”“二”“三”“四”“五”等。
2008年8月,在南井场的“盐场坝”则发现一通凿刻时间为宋哲宗赵煦元右庚午五年(公元1090年)的凿井碑刻。其碑文字迹大多清晰可辨,但少数字迹因剥蚀模糊不易辨别。碑刻的标题文字为横排右读、正文文字呈纵向排列。石碑为青石制作,通高65厘米,宽43厘米,厚10厘米。标题文字5厘米见方、正文文字1.5厘米见方。上首标题两行即为“开□罗氏主梦姓记”八个阴刻楷书大字;正文文字大约342个左右,采用阴刻行楷字体镌刻。这通记载北宋时期,南井场盐井开采历史的石碑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史料,和有力地佐证了南井场盐井开采的史实。
而且,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讲的是在很久以前,有位在南井场开盐矿井的矿主,他拥有一口名叫“皮桶井”的自流盐井(盐水水位较高,很轻易就能采集到盐水),地点在今天南井场的“石厂湾”。其盐矿井是独一无二的天然盐井,并且产盐量非常之大。遗憾的是其井口不是圆形的,而是呈不规则的扁形,只有用特制的皮制水桶才能取到盐水。
因皮桶井采集盐水量非常大,导致自贡市自流井(今自贡市邓关)的盐矿井枯竭,给自流井的盐矿主带来灭顶之灾。为了查找盐井枯竭的原因,自流井的盐矿主特地重金请技法非常高明的“风水先生”来诊断。结果,风水先生查找到是南井场的皮桶井的盐水被大量采集所致。为了帮助自流井盐矿主挽回重大损失,他煞费苦心而又不露声色地对皮桶井的矿主讲:你的那个盐井十分好,产盐也非常多。但美中不足的是盐井口不是圆形,假如将那扁形井口改变成圆形井口,到时盐水就不用人工来采集了,它会自溢流出来。从此你会日进斗金,富可敌国的。为此皮桶井的矿主,信以为真地听从了风水先生的高明建议,急不可待地把盐井口贸然地开凿成圆形。结果往日出盐水充沛的皮桶井,不但自然流不出一滴盐水来,而且无论用什么样的器具都采集不到珍贵的盐水了。从此这口神奇的盐井,就变成了一文不值的“滥井”了。
这样从来,自从南井场的皮桶井采集不到盐水后,自贡自流井的盐水就神奇般地恢复了往日的采集量,并且越采越多。因而,留下了这样代代相传的顺口溜“南井盐井四十八,口口都出盐。打通皮桶井,饿死自流井!”之语。
古镇还拥有“万马归朝”等十大景观,而造就其山奇水秀的胜景。众水合流:镇东南、西南之水均向北流入东溪、青木溪。多条支流呈环形,汇入三溪合流于南井溪。群山回望:四面及上游之山回望不觉奇,奇在连下游之山均回头神望古镇,此乃绝也。香炉独秀:香炉峰端庄屹立,一枝独秀。梯子雄关:古镇背靠梯子岩,梯子岩又名烟灯山。即古之板望,烽火台,斜梯子岩,为泸州百里西线之最外围屏障。麻园头峰为前阵,非常雄伟。鹦鹉腾飞:古镇东边有鹦鹉岩,呈展翅欲飞状,上有士绅防乱居险建造的鹦鹉岩寨。天佛洞群:鹦鹉岩下侧有天佛岩洞,小穴若干,大者有四。洞呈弧形分布,大洞刻“天佛岩”三字。不知出自何人之手,洞口屏障阻隔,不可入内。峡流屏障:上峡流有锅铲岩,丹林宫岩之屏障;下峡流入南井溪,是为东西岩之屏障。穿岩奇穴:香炉峰后之穿岩峰山南腰,有横穿透山之奇穴。深涧幽谷:穿岩峰西面深涧几十米,两岸峡谷,林木掩映,幽隧深远。青木飞泉:深涧青木溪之上有悬岩,常年瀑布,飞泉不绝。
在昔日南井曾建有九宫十八庙。据知有文昌宫、禹王宫、万寿宫、张飞庙、普门寺、丰都殿、圣水寺等。据民国十二年版《江安县志》第二卷庙祀载:“南井文昌宫。泸州进士林中麟碑记:江安南井镇,旧有文昌宫祠。明季兵灾后祠宇倾圮,基址亦秃废无遗。里人宋子时辅,少年英俊,志存复古,偕同人募众置买基址建文昌祠……。”
古老的南井场因盐井的开采而兴建,因产盐而繁荣。据考证,最迟在明末清初时期,这里就建成了规模宏大、做工考究的“九宫十八庙”的寺庙建筑。其“三块石板一条街”,呈“井字形”的街巷布局规范整齐;房屋建筑鳞次栉比,雕梁画栋,错落有致。街巷两边的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南来北往的人们摩肩接踵地在这里聚集,商贾们在这里乐此不彼地淘金淘宝。
总之,美丽而古老的南井场,无论是雁塔题名、古战场、“万马归朝”等十景以及民众积极踊跃捐资建寺庙的故事,还是当今出土的铁钱窖等史实。都无可厚非地证明,南井场因拥有盐矿井而富甲天下的不争事实。

我是江安人,我爱上江安橙乡网。欢迎大家加我好友噢
全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评论
TA的帖子

© 宜宾市江安橙乡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删帖申请 | 

广告/投诉热线:0831-2620800

法律顾问:四川舟楫(宜宾)律师事务所 陈一男律师

信息产业部备案ICP编号:蜀ICP备20010192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31530

川公网安备51152302000146号

电子营业执照

发布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