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中秋又要来了,办公室的妹纸们私下都在议论中秋福利,我和七哥商量着怎么也得置办一下,以示和谐。
话说,小编有一位朋友,国企上班,每到节假购物卡都是刷刷刷的发,平时洗发水、洗衣液常常作为福利派发,朋友圈里晒幸福晒的一个疯狂。十八大后,八规六禁的“军令”一下,据说就连他们企业也被“波及”,“月饼、粽子、过节费、购物卡……”都不见了踪影,端午、中秋都显得格外的冷清。
小编其实挺忧虑。这个中秋福利,置办吧,好像现在大家都在回避,你说不置办吧,又凉了大家的心。
行吧,先求教一下度娘,网上打探一番,这一打听不要紧,还真真的,把福利给打听了出来。有兴趣的,先随小编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据统计:2014年,超8成的受访企业中秋不发月饼,而59.2%的HR经理选择用电子贺卡的形式处理中秋福利,面对一下子消失的福利,民众感到无所适从。2015年1月,全国总工会对职工正常福利进行了解读:
哪些福利,职工可以有? 去年7月,全总下发了《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要求合理有效使用资金,制止奢侈浪费。但各地基层工会对于逢年过节如何发放员工福利,存在一些疑问。全总对于相关的《补充通知》做了详细解释。《通知》规定: 基层工会可以用会费组织观看电影、开展集体活动,但活动应控制在单位所在城市,并做到当日往返; 可以利用会费向过生日的员工赠送蛋糕等慰问品; “逢年过节”可发放少量节日慰问品,原则上为符合传统节日习惯的用品以及生活必需用品等。关于“少量”的标准,由省级工会根据各地实际确定。 所以,上面这些福利,职工是可以有的。
“逢年过节”都是什么节 《补充通知》首次明确“年节”是指国家规定的7个法定节日,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
哪些福利不能有? 1、购买购物卡、代金券等,搞请客送礼等活动 2、违规滥发津贴、补贴、奖金 3、支付高消费性的娱乐健身活动 4、违规设立“小金库” 5、将工会账户并入单位行政账户,使工会经费开支失去控制 6、截留、挪用工会经费 7、参与非法集资活动,或为非法集资活动提供经济担保 8、报销与工会活动无关的费用
那“逢年过节”可适量发放的中秋节慰问品可以在什么样一个标准进行采购呢?小编寻找了许多资料:
由此可见,并非职工正常的福利被取缔,而是”变味的福利“没有了沃土。重拳之下,一部份的高档节气福利没有了市场。比如往年动则四五千元的鲍鱼、燕窝月饼和价值更高的黄金月饼,在近两年完全没有了市场。整个月饼市场回归本真,月饼回归食用的本质。这是良好道德风气和正常社会秩序的回归,更是真正情感需求的回归。
小编觉得很坦然。
可是面对款式多样的月饼,又该 如何采购呢?这是一个新问题。大家都有些什么意见和建议,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