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料问答

江安发展之我见,对江安的大小事发表看法。投诉爆料、评论曝光、咨询求助、寻亲找友!
  •  11287帖子
  •  108492讨论
  •  685关注

有感快过端午了

发表于 2015-6-14 22: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IP属地:四川宜宾
540 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八成贪官在节假日收礼受贿 媒体:腐败何以假民俗?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据有关部门调查,70%至80%的贪官有在节假日收礼受贿的记录。这给我们敲响一记警钟:腐败假着民俗来。虽然在纠“四风”的过程中,纪委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查禁,节假日、婚丧嫁娶贪腐问题频发的现象大为改变,但仍未绝迹。有的由明入暗,暗中操作;有的打时间差,提前行动……面对暗涌浊流,人们不禁要问:腐败何以假民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它丰富着人们的活动和乐趣,繁衍着人生的情趣和理念,人们置身其间却不为其所累所烦,反而津津乐道。
  民俗与官场本不搭界,民俗有民俗的讲究礼仪,官场有官场的管制规矩。而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元化、多领域的互相渗透已屡见不鲜。行贿受贿以民俗的形式进入官场,犯罪行为成为民俗往来,具普遍性更具危险性,呈大众化不惧公开化,随随便便就把事办了,平平常常就贪污受贿了,套了近乎而合时宜,藏了心机而显朴实,噬了原则而通人情,不显山不露水,不起眼不惊人,人们看出玄机却无可奈何。
  腐败钻营、利用民俗,大行其道,主意虽吊诡,却难逃众人法眼。其起心动念主要有三:一是民俗人多面广,贪腐借势掩藏。民俗覆盖全国,防不胜防,贪腐掺杂其中,有幌子有人脉,喜得顺风顺水行舟。有如此侥幸心态,所以横行无忌。二是民俗朴实平常,贪腐乘机伪装。不事豪华,不事张扬,悄悄地来,暗暗地去,看似平常往来,实则藏污纳垢,信封可装满钞票,月饼可藏有黄金……贪污受贿如闲庭信步,脸不红、心不慌。三是民俗源远流长,贪腐欲做生存土壤。民俗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有深厚的土壤,贪腐看中了这一点,以为钻进去就可以扎下根,繁衍无穷,所以对此念念不忘,紧搂不放。
  在深入研究南亚若干国家的发展问题后,瑞典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冈纳·缪尔达尔提出了“腐败民俗化”观点。他认为,南亚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腐败盛行,甚至形成了一种“腐败的民俗”,使得腐败深入到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观念、道德和文化。在我国,腐败民俗化倾向亦不容小觑,这不是民俗惹的祸,而是腐败造的孽。
中国是礼仪之邦,亲朋好友、乡亲邻里之间相互尊重,礼尚往来,这很正常。但作为公权单位、公职人员,既无权随便动用纳税人的钱给别人送礼,也无权随便接受别人的礼金、礼品。倘若把腐败当追求,“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那已是腐败透顶了;倘若把回扣回报当理念,“多少人送礼记不清,谁没送记得清”,那就利令智昏了。如此,民俗也成不了救命稻草。
  民俗不可废止,腐败必须遏制,除了扎紧篱笆、严肃法纪、净化官场环境外,官员尤须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既要恪守道德规范,也要开创新风。礼尚往来,少些含“金”量,多些情感道义;互相交往,少些拉拉扯扯,多些沟通和谐;互通有无,少些买卖交易,多些精神调剂……充满淳朴敦厚,摒弃功利利用,腐败难以找缝下蛆,风气就会变好。
  党员干部也在俗世,不能免俗,但可以脱俗、超俗,赋以新风。不忘宗旨,不忘人民,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随民俗就会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而不会成为腐败的借口。
作者: 王晓河  中央纪检监察报



我是江安人,我爱上江安橙乡网。欢迎大家加我好友噢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期待您打破宁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评论

© 宜宾市江安橙乡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删帖申请 | 

广告/投诉热线:0831-2620800

法律顾问:四川舟楫(宜宾)律师事务所 陈一男律师

信息产业部备案ICP编号:蜀ICP备20010192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31530

川公网安备51152302000146号

电子营业执照

发布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