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料问答

江安发展之我见,对江安的大小事发表看法。投诉爆料、评论曝光、咨询求助、寻亲找友!
  •  11290帖子
  •  108483讨论
  •  685关注

自杀案启示:别让过早失去童年的孩子在青春期绝地反击!

发表于 2016-11-10 09: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IP属地:四川宜宾
300 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可能是因为前几天关注了几起青春期孩子离家出走的事件的原因,这段时间我一直把青春期独立人格挂在嘴边,随着对她们的了解,随着与这些孩子沟通的深入,我发现,她们都拥有一个共通之处:虽然她们姓氏不同,经历不一,周边朋友的影响不一,但她们都生活在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里,有的将虚拟的二次元视为充满爱与自由的理想主义世界,有的将周边的朋伴视为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她们的小群体私密又尖锐。
15403007680924924887.jpg

在橙乡网记录下的事件当中,虽然青春期发生的每一起叛逆事件的导火索不一,或许是因为感受到了精神的孤独,或许是因为家庭的变故产生了对生活的敌意,或许是因为想寻找爱却发现所爱的却是爱本身,但归根结底,他们都是一群用另类的语言表达渴望爱的孩子。他们既想寻求灵魂上的独立,却又害怕生活中常态的孤独。在他们的世界里,被放弃过的自我,被伤害过的自我,都能在自己假想中找到突破口,他们用这种“片面的”“浅薄的”“自我的”“偏激的”治愈的方式拯救自己的灵魂,用自己的方法对救赎整个“人生”。
QQ截图20161108121412.png
但,他们所谓的“救赎”,却常常是一条易常艰难的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自我救赎实则是一种自我放弃。他们放弃现有的一成不变的生活,放弃现有的情感纽带,放弃所拥有的一切。当然,或许在他们心里,他们早就失去,亦或许他们从未曾拥有。
QQ截图20161108121305.png
翻看多起网络报道中的青少年自杀案件,遗书的出奇的相似:“当我离开这世界时,请你们不要难过,微笑着送我离开,就当我从未曾来过这个世界”,我深信,在她们改变、在放弃之前,他们的心里肯定是充满埋怨的,不论是父母对他们精神世界的忽略、在原生家庭遭遇的种种困惑,还是周围他们熟悉却暗中惧怕的社会,这一切造就他们自我放弃的理由。
曾经和朋友在讨论生存意义的时候,他说“每个人在生命的某个阶段都会遇到精神上的死亡,这个时代很多人都深陷入在抑郁的黑暗里,感觉不到生存的意义。”比如海子,比如我们身边 那些出现过却又凋零的花朵。

那些过早失去童年的孩子,其实更需要去家庭和社会的关注。他们所理解的独立思考,包含了极大的不安全因素,血腥、暴力、赤裸、黑暗、孤僻、偏激、独断、成瘾……他们缺乏全面理性的认知能力也缺乏反思和疏导内心的方法。这种孩子在青春期更容易绝地反击,作出一些极端的事件。

但是,在事件的背后,难道我们成年人不值得去反思吗?
我们是否未曾努力就轻易宣判他们的“死刑”?
我们是否太用成人的标准去判断孩子的对错?
我们是否在他们成长中,用偏激、独断的方式审判他们,用暴力冲击他们的灵魂?
我们是否只是将他们作为人生的附属,未曾考虑过他们的感受,永远没有商量的余地?
我们是否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告诉他们“为什么自己的事情不自已处理好“指责他们老惹事?
我们是否给了他们生命给了他们金钱给了他们我们能给的,却恰恰没有给到他们真正想要的一家相拥的温暖与幸福感?

每一个青春期问题孩子的背后,肯定都有着一段心底不为人知的秘密,未曾解开的心结。
与其责怪他们的自私与放任,为何,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没有反思自己的过错?
让孩子转身拥抱着我们,他一直与我们血脉相连。


我们都曾经很弱小,
精神上的孤独每个人都会有。
在你无法入睡的每个日日夜夜,
橙乡网可以和不愿具名的你一起聊聊人生。






我是江安人,我爱上江安橙乡网。欢迎大家加我好友噢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期待您打破宁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评论

© 宜宾市江安橙乡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删帖申请 | 

广告/投诉热线:0831-2620800

法律顾问:四川舟楫(宜宾)律师事务所 陈一男律师

信息产业部备案ICP编号:蜀ICP备20010192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31530

川公网安备51152302000146号

电子营业执照

发布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