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大妙乡兰花村坪子头组的铜厂头,有一处不知开采于何时的大型铜矿遗址。 该铜矿遗址位于佛耳岩的一个叫小风垭的北坡,分布在海拨420-550米高度之间,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100-300米的范围内。此山岩大多为红色丹霞地貌沙岩,但在海拨500米上下的岩层中蕴藏着以含铜量为主的矿石。 据查,该处铜矿遗址的矿洞口因年代久远很多被堵塞,但尚可见外露的矿洞口40余个。矿洞的型制均为平行洞,大多数矿洞建在山岩壁上。其洞口外小内大,外洞口高度一般在1-1.4米之间,宽度大约1-1.2米。洞内高度一般在1.5-2米左右,宽度大约1-5米。矿洞开采深度80-500米不等。 矿渣是炼矿的物证之一。离矿洞口100米以外的平缓岩坡下丢弃有大量的铜矿渣,其矿渣少数暴露于地表,有的则显露于土坎断面层中。高度有的竞达2米以上,而其下面山沟里堆集的铜矿渣的高度就不知有多厚。为此,下面的一条山沟被命名为“炉子沟”。可见当年此处采矿的规模有多大,以及采炼持续的时间有多长?但因当时的冶炼技术不高,矿渣中还可寻找到打碎了的矿石与未提炼完的含铜矿渣。 据村民介绍:在矿洞口与堆放铜渣之间,其部分地下1-1.2米深的土层中有平坦的“三合土”地面。推测应为蓄水池与炼铜的炉灶用地,和炼铜工人的工作场所。但尚未发现炼铜使用的炉灶,和过火后的火烧土与火烧石标本,以及房屋建筑设施的桩基、柱础址等遗迹。 笔者查阅了多个版本的《 江安县志》与有关资料、文献。但不知为何原因,均未查找到该处开采铜矿的记载。所以不知其开采历史,与相关情况。
图文曹家树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E35D.tmp.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