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0月王永梭(右一)、胡浩(右二)等剧专校友在江安聚会签名。 没有王永梭,就没有在全国影响极大、在四川家喻户晓的谐剧。而鲜为人知的是,年轻时的王永梭,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考入位于长江边的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从此走上从艺之路。王永梭的艺术创作和谐剧这一新兴剧目的创立,与国立剧专息息相关,“东方卓别林”,从被称为“中国戏剧摇篮”的江安国立剧专走出。
王永梭的好友、和其多次接触的江安国立剧专陈列馆馆长张毅,近日向华西城市读本记者讲述了王永梭在江安国立剧专求学的往事,揭开了“东方卓别林”神秘的面纱。
【川普】朗诵
首榜名落孙山
1939年,是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20余岁、老家在四川安岳的王永梭,听闻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在招生,带着一份热爱和执着,走路坐车转船、一路颠簸,慕名前往长江边的江安县城,准备参加国立剧专的新生考试。
和众多考生一样,王永梭辗转提前来到江安县城,希望能找点关系通融通融。由于全国的考生都集聚于此,这个长江边小县城的旅店一夜间处处爆满。王永梭想尽办法找到落脚点后,便马不停蹄地寻找各种关系,并想方设法接触一些已经在国立剧专读书的帅哥美女,希望他们能帮个忙、想点法,使自己能够尽快入学。
“我们这个地方不靠关系,要靠真才实学,国立剧专招收的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学生”,不料王永梭准备“找关系走后门”的想法刚一露头,就得到了学生们传来的主考官曹禺对那些想“走后门”的考生给予的严厉“警告”。
在考试时,王永梭用地道的“川普”朗诵了一段台词,并表演了自己精心创作的小品《卖膏药》。由于其普通话太差,一开始就让考官们失望,其表演的小品,考官们看后脸上也没有任何表情。第一次张榜时,他名落孙山。
虽然普通话不标准,但王永梭自编自演的小品《卖膏药》,由于其剧情较为完整,引起了一些考官的注意。经过考官们的反复讨论,第三次张榜时,王永梭才榜上有名,成为国立剧专第六届学生。据了解,当时江安国立剧专的新生录取率,只有不到20%。
【大师】点拨
小品荣升谐剧
为欢迎新学员,江安国立剧专特地为新生举行一次迎新联欢晚会,每个班都需要准备一个节目。王永梭自告奋勇,再次演出了自己的原创小品“拉杂戏”《卖膏药》。
在演出中,王永梭尽心表演,展现了其表演功底和惊人的艺术天赋,老师和同学们看得津津有味,掌声、笑声此起彼伏。演出结束后,获得了校长余上沅、教务主任曹禺、校长助理吴祖光、戏剧大师洪深、黄佐临、焦菊隐、陈白尘、应云卫等人的高度赞赏。曹禺说:“其实这就是白描。”洪深说:“此戏幽默诙谐,很好的反映了社会现实问题,但叫“拉杂戏”,名称不雅。”经过“大师”点拨,王永梭受益匪浅,在恩师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将“拉杂戏”正式改名为“谐剧”。谐剧由此诞生。
随后,在江安国立剧专学习的日子里,王永梭更是受到了恩师们的殷切关照。
由于生活条件艰苦,王永梭和同学谢晋等学生,经常去老师们家“混饭吃”。余上沅校长对人和蔼亲切,对学生友好,他家成了王永梭和同学谢晋等学生充饥首选之地。同时,学校时任训导主任张炳君是江安县的开明士绅,也很关爱学生,经常请穷学生们吃饭,王永梭由此与他结下了深厚友谊。
戏剧大师洪深对学生们要求一向严格,有一次排练时,见王永梭精神萎靡、无心表演,便对他大发雷霆。王永梭坚持排练,最后因体力不支昏倒在地。洪深见状深究缘由,才得知王永梭带病排练。“为什么不去看病?”洪深很着急地问。“没钱。”王永梭虚弱的回答。洪深听后,含着眼泪,默默地从自己口袋里掏出原本不多的钱,全部给了王永梭,让他快去求医看病。
【物品】换戏
贫困学生后盾
在艰苦的抗战岁月里,国立剧专的学生们一顿能吃一碗白米饭,都是非常奢侈的事。王永梭在学校里生活极其艰苦,贫困家庭出生的他,全靠勤工俭学来完成学业。
为了解决这些贫困学生的吃饭问题,剧专经常组织各类表演,让当地老百姓“物品”换戏。每当国立剧专有演出,当地老百姓便提着自家的红薯、玉米、蔬菜、鸡蛋,一些富绅人家还拿着鸡、鱼、肉等物品,换取艺术上的享受。对于剧专的学生来说,老百姓带来的丰富物品,感觉就像过年一样。每一次演出,全体师生都特别高兴。在那个信息封闭的时代,这种凭物看戏的方法,极大地丰富了当地老百姓枯燥的精神生活。
艰难困苦的生活,磨练了年轻王永梭坚强的意志,更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他先后创作演出了《扒手》《黄巡官》《赶汽车》《开会》《喝酒》等一大批谐剧,并被海外媒体赞誉为“东方卓别林”。新中国成立后,王永梭又创作演出《在火车上》《打百分》《结婚》《自来水龙头》等剧目。其弟子沈伐、凌宗魁、涂太中、景雯等人,成为活跃在巴蜀舞台上,深受市民喜爱的喜剧明星。
“江安,是我的第二故乡啊!”1985年10月,王永梭回江安的时候说,江安的老百姓淳朴可亲。抗战时期在江安国立剧专求学的几年,是他艺术人生真正的起点,特别是江安人民对剧专师生无私的关心和厚爱,让他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