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江安

江安本地及江安人关注的社会热点新闻资讯!
  •  21367帖子
  •  95129讨论
  •  888关注

刻刀上的艺术江湖——江安竹簧

 楼主| 发表于 2024-6-13 09: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IP属地:四川宜宾
396 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竹刻(江安竹簧),四川省江安县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江安竹簧工艺历史悠久,明代正德年间即已达到兴盛。1915年,江安竹簧作品《花篮》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优胜奖,由此开始走向世界。江安竹簧制品有竹簧、竹筷、竹筒、竹根雕、竹编、竹装修等七大类上千个工艺品种,其造型和雕刻既保留了中国书画的笔墨神韵,又显示出民族工艺的独特技巧。今天就和熊猫姐姐一起来了解这项非遗吧。

历史渊源


9286c9c0d2b50c71300478c323de8ac3.jpg

8e08f4b1a3b9b6b278180c62558724f2.png
江安竹簧工艺历史悠久,兴盛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0)。其主要分布于江安县江安镇、怡乐镇、留耕镇、夕佳山镇、万里镇、仁和乡、底蓬镇、红桥镇及长宁县的万岭镇、相岭镇、老翁镇、下场镇,兴文县的五星镇和泸州市纳溪区的上马镇等地。这些地带温暖湿润,适宜竹类生长,丰富的竹资源是江安竹簧工艺产生、发展的经济基础。自古以来,江安人文荟萃,代有人出,苏东坡、黄庭坚、范成大、杨升庵、巴金、曹禺等曾经流寓江安吟诗作赋,著书立学,其遗风流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江安人。悠久独特的历史文化,是江安竹工艺发展的艺术源泉。

34a317ec1997b68a052a33a896224e3a.png

1988年在江安县留耕镇任家庙发掘的民间流传明正德年间的竹公神像,经专家考证为竹工艺匠人供奉的祖师偶像,证明明正德年间竹类加工业已很盛行。修纂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的《周氏族簿》记载:“道光三十年冬月(1850)……始作坊雕竹筷雕刻制作族人周其海收徒工八人……”竹筷作坊已形成竹筷雕刻工艺。光绪十四年(1888),湖南人沈秉坤任江安知县,带来竹簧(翻簧)工艺品,江安县人许昆山、蒋云成模仿学习,遂放弃其他手艺,专业制作竹簧工艺品,这是江安竹工艺作为专业技艺,从竹业中独立的肇始。竹簧工艺品的行销,刺激了竹工艺的繁荣、创新。1915年,江安县人蔡金山的竹簧作品“花篮”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优胜奖,由此江安的竹簧工艺品逐渐走向世界,蜚声海内外。1917年,艺人邹云森发明夹嵌培植凹凸竹材。1919年,艺人周少卿首创竹簧堆雕(多层浮雕)。到清末民初,竹筷雕刻工艺已臻成熟,艺人用圆雕手法在筷头上雕刻寿星、麻姑献寿、财神、仕女、狮子、金瓜等,造型生动、手法娴熟。1920年,竹业作坊玉竹工厂创造烙印竹筷,致使竹筷手工业更进一步。1927年,民生轮船公司开通长江上游航线,在江安码头“递瓢”,外来人员倍增。促使县城的北门码头上,形成前店后厂,以竹工艺品、竹筷制作为经营特色,以乘船过往旅客为购物对象的河街,日见繁荣。20世纪30年代,中国翻译家、文学家罗念生在散文《芙蓉城》里写到,成都每年举办花朝会,集中展示四川省的花卉宝器,“有何首乌,有灵芝草,江安的竹器,精巧玲珑”。可见当时江安竹工艺的影响。1930年,侨商李静谟等开始将江安竹工艺品运往南洋各地销售。《江安县志》记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重庆“陪都各界慰劳盟军委员会”,派员专程到江安采购竹工艺品,做礼物馈赠盟军将士,以至所有作坊的成品被购买一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江安竹簧工艺进入转折、复兴期,曾获国家、省部级奖项数十个,年产竹簧工艺品10万件(箱),年产值500万元,并远销中国内外市场。竹簧工艺品销往国内10多个省市以及英国、美国、法国、苏联、日本、非洲各国、东南亚及港澳地区。21世纪以来,在中国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竹文化节博览会上,江安竹工艺作品共获13项金奖。

文化特征

1、江安竹簧产品,与木雕、石雕、刺绣这些古文化一样,是民族精良的工艺珍品之一。它的雕刻艺术、造型艺术既保留了中国书画的笔法神韵,又显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工艺技巧;它在内容上追求立意构思、传神写意,是文化和美学思想的反映,是民间审美体验和审美情趣的自然流露。因而形成了中国民间工艺所共有的文化艺术特征。2、江安圆雕竹筷,精巧玲珑,鬼斧神工;烟熏皮雕,朴素天成;凹竹镂空雕,巧夺天工,锦上添花;江安竹簧,中外驰名;江安竹装修,“蜀竹秀美,工艺精巧”。形成了有别于嘉定、金陵、邵阳、黄岩等地的竹工艺,自成一格的个性特征。

324a479efe414de5111f831d26bc49e3.png

3、江安竹簧艺人讲求文化、艺术修养,技艺凸显“神”和“意”,传承形式多为口传心授,虽然广纳门徒,但其绝技、精髓严格“父传子”或“父传女”,促进“同门别派”的产生和发展,刺激了江安竹工艺的繁荣,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传承性特征。4、江安竹簧制品在较大程度上是因人们生活所需而产生和发展的。从实用的食具、用具,到作为艺术品欣赏、收藏,都呈现于厅堂、闺房、茶馆、酒肆、学府、官衙、庙宇、梵宫各个生活空间,并随之发展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特征。

制作工序

907e2e3210e1929697676a66901e0276.png

98e0340da4dc4be5db85828a08bc2d75.png

江安竹簧是利用江安当地盛产的楠竹(又名毛竹、猫头竹、孟宗竹,属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为主要材料,首先经过不同的工序将楠竹制成各式各样的胚料,如:竹筷胚料、竹簧胚料、竹雕胚料、竹装修胚料等,然后将人物、山水、飞禽走兽、楼台亭阁、文字等,或雕刻、或烙印、或镶嵌,制作成集诗、书、画、雕刻为一体的美术工艺品。形成了“竹簧”“竹筷”“竹雕”“竹装修”等四大类别若干品种。

cbdc8ea6acbd54d7e5da2346d6ed20af.jpg

四大类别所用的相关器具、制品1、竹簧的相关器具有煮灶、煮锅、烘房、竹锯、劈刀(双手月亮刀或单手曲刀)、削刀、炉槽、烤架、压板、木刨刀或平刨机;制品有模具、雕刻工具(见竹雕)、绘画工具(毛笔、各色矿物质颜料)、黏合剂、磨器(细沙、谷皮或抛光机)、漆(桐油或聚酯清漆)。江安竹簧2、竹筷的相关器具有煮灶、煮锅、烘房、竹锯、开刀、方刀、圆刀、露晒架、晒台、铡刀。制品有雕刻工具(见竹雕)、印花钢模、火炉、烙印架。3、竹雕的相关器具有平口凿、斜口凿、U型凿(又称凹凿)、挖刀、弯刀、三棱刀、刮刀。制品有煮灶、煮锅、烘房、竹锯、嵌口底使用的乌木、梨花木、磨器(细沙、谷皮或抛光机)、漆(桐油或聚酯清漆)。4、竹装修的相关器具有手电锯、曲线电锯、台式电锯、手电刨、切割机、卷尺、空压机、旋切机、钉锤、电锤、电钻、打钉枪、射钉枪等。制品有大煮灶、大煮锅、烘房、竹锯、磨器(细沙、谷皮或抛光机)、漆(桐油或聚酯清漆)。

078f162d5d9b6f7509ea33e20a619578.jpg

四大类别的制作工序1、竹簧。选取竹龄在5年以上的竹材,经过锯、煮、烘、劈、削、烤、压、刨等6道工序后制成竹簧胚料,根据竹簧成品的规格要求造型,再经雕、画、粘、磨、漆等工序制成竹簧工艺品。2、竹筷。分为雕刻竹筷和印花竹筷两个品种。选取竹龄在5年以上的竹材,经过锯、煮、烘、开、方、圆、露、晒等6道工序后制成竹筷胚料,再进行雕刻或烙印。雕刻竹筷分为集圆雕、高浮雕、透雕为一体的精雕竹筷(龙凤竹筷、含宝系铃狮头筷、空心麻花狮头筷)和浅浮雕竹筷(金瓜、四言、单狮等)。印花竹筷,是先将文字图案雕刻在钢板上制成烙印钢模,将钢模放置火炉上连续加热,然后烙印在“铡过头”(烙印前对竹筷胚料再一次加工的一道工序)的竹筷胚料上,制成印花竹筷。3、竹雕。江安竹雕一般选择1—2年的竹材、防霉防虫、创意设计、雕刻、嵌口底、打磨抛光上漆等6道工序,历时短则三月,长则一年半载方能完成一件作品。4、竹装修。将竹的全身(即:竹根、竹茎、竹枝、竹叶等)按美学原理设计,运用竹簧、竹雕、竹镶嵌等技法在旅游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室内进行的装饰。室外将竹作为建筑建材使用。江安竹装修分为顶饰、壁饰、屏风、地板、竹家具等品种。


我是江安人,我爱上江安橙乡网。欢迎大家加我好友噢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期待您打破宁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宜宾市江安橙乡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删帖申请 | 

广告/投诉热线:0831-2620800

法律顾问:四川舟楫(宜宾)律师事务所 陈一男律师

信息产业部备案ICP编号:蜀ICP备20010192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31530

川公网安备51152302000146号

电子营业执照

发布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