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所有新生都始于传承,所有的现在终将书写历史,沉睡了一个世纪的国立剧专,即将与这座城市一起,迎来新的里程碑。
2017年5月16日,中共 江安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体会议,一致表决通过恢复国立剧专旧址。这是历史的一天,一个满载人文历史、家国情怀的江安文旅地标,将吹响江安时代飞跃的号角,创启一座城市的光辉未来。
江安——位于四川南缘、长江之滨、宜宾之东、三市(宜宾、泸州、自贡)之交。这座起始于东晋时期的古老小城,带着近一千七百年的历史气息,静静的卧在长江边。
穿越悠远的古老岁月,感受时光交错的历史印记:古老斑驳的城墙耸立在淯江畔、长江边的石崖之上,青砖小瓦、木质阁楼掩映在翠绿的竹丛下;南屏山麓,古木参天,红佛钟声,缭绕云间……
它们静静地轮回着四季,俯瞰历史的沧海桑田,这里是古汉安——今四川江安县,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山川如画。
清代泸州牧曾良铨这样描绘江安:“石城如画出,苍翠映城楼。高堞临双水,平沙撼一洲。桑麻云外见,烟火望中收。寄语鸣琴客,青山照碧流。”
江安其地,得山川秀丽,人文荟萃。这里有“一门三进士两翰林”的傅氏三兄弟,有“诗书画史”四绝扬名的才女黄稚荃,有把“竹簧工艺”推向国际的刘子卿和太多的文人知事。
有独具匠心充满神韵的夕佳山古民居、诸多的古迹遗址,更有让人心潮澎湃的国立剧专旧址。
江安,这个满载历史的人文小城,曾是中国话剧的一颗种子。当极具底蕴和文化的国立剧专遇上满腹才情的江安,注定流光溢彩、名垂青史。
余上沅、曹禺、吴祖光、谢晋、田汉、宗白华、徐悲鸿……一代代文学大师在江安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江安自此从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城,摇身一变成为中国戏剧摇篮。
曹禺与吴祖光合影
著名戏剧家吴祖光先生,曾在江安国立剧专学习和生活两年零3个月,在江安的日子,他创作了戏剧《凤凰城》、《正气歌》、《风雪夜归人》等名剧。
1985年10月,花甲之年的吴祖光回到令其魂牵梦绕大半生的第二故乡江安,望着滔滔东去的江水,他曾饱含热泪说:“江安——我终于回来啦!”并深情写下对江安的无限眷恋。
江安,江安,十里长江之上,满载师生深情。江安因国立剧专,在中国戏剧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江安与国立剧专,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知不觉早已密不可分。 国立剧专在江安
成立于1935年10月的国立剧专(始称国立戏剧学校,是现在中央戏剧学院的前身,以下简称剧专),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从南京疏散到大后方,于1938年年底迁到江安,在江安办学6年,于1945年夏复迁重庆。
国立剧专在江安的6年,是剧专办学时间最长、最关键的黄金时期。也是师生创作和演出最活跃的时期,更是剧专培养人才、学校生活最丰富的时期。
话剧《北京人》剧照
这一时期剧专名师荟萃,人才辈出,曹禺、洪深、张骏祥等著名戏剧家曾在此执教;谢晋、凌子风、陈怀凯等大批戏剧和电影界的大师曾在这里被造就成才。《北京人》、《蜕变》、《正气歌》、《清宫外史》等一系列优秀的戏剧作品相继问世,引发轰动。
谢晋
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雷特》在中国首次公演,不是在北京、上海,而是在川南小城———江安县城。公演当天下着小雨,江安县城万人空巷,人们打着油布伞在雨中感受世界名剧的魅力,而演出者正是当年江安国立剧专的师生们。
1942年焦菊隐导演《哈姆雷特》剧照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动荡年代,剧专的到来,无异于给江安带去热烈的激情。这批文人志士在江安书写自己的青春岁月;国难当头,他们小小的身躯里,装满家国情怀,用绵薄的一己之力,洒下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剧专台湾校友崔小萍、肖宗环等剧照
在江安这片曾满载人文历史的土地上,剧专旧址恢复,是辉煌再现,更是江安县文化产业强势发力的契机。家国1938,满载一座城市的家国情怀,打造江安首席文化小镇,再度掀起一城风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