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料问答

江安发展之我见,对江安的大小事发表看法。投诉爆料、评论曝光、咨询求助、寻亲找友!
  •  11290帖子
  •  108483讨论
  •  685关注

江安有一对“雷锋夫妇”

发表于 2016-4-4 17: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IP属地:四川宜宾
866 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小三黑妹妹 于 2016-4-4 17:49 编辑

72张票据记录“雷锋夫妇”30年慈善路 QQ图片20160404171902.jpg
晚年的梁安伯夫妇生活充实
1459476965714.jpg
1996年梁安伯夫妇为云南丽江县地震灾区群众捐款票据及信函

宜宾市江安县江安镇四社区梁安伯、王道伟夫妇家里,收藏着72张票据,这些票据见证了他们30年来的慈善之路:1985年至今,夫妇俩为慈善公益事业累计捐款30万元左右,被誉为“雷锋夫妇”。
传承后代
“72张票据”是精神财富
1985年5月,远在青海省茫崖石棉矿的梁安伯接到老家四叔打来的电报,得知老家江安县底蓬镇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乡亲们受灾惨重。梁安伯难过得直流眼泪,家乡有难,岂能坐视不管?梁安伯和妻子王道伟商量,决定向家乡捐款1000元和1000斤粮票,这笔捐资在当时可以购买1万多斤大米。夫妻俩那时每月领取工资 200 多元、粮票 60 多斤,还要养育4个孩子。“给家乡捐了资以后,家里只剩下80元钱。”梁安伯清楚地记得。夫妻俩的善举在家乡引起了轰动,党委政府还专门向他们发来致谢的电文。后来每次回到家乡,还会有人拉着夫妻俩,向他们表示感谢。
这件事给梁安伯的震动非常大,从那以后的30年来,夫妻俩热心慈善公益的脚步就再也没有停止,累计捐款30万元左右。
在梁安伯家中的书柜里,72张“慈善票据”见证了夫妻俩的慈善之路:为灾区捐款,为学校捐款,为贫困孩子捐款,为孤寡老人捐款,修路建桥捐款等。
梁安伯说:“收藏这些票据,不是为了炫耀什么。这些票据,我想作为一笔精神财富传承给子女和儿孙,让他们也要接力做好慈善公益。”
QQ图片20160404173441.jpg

行程万里
只为恢复革命烈士的名誉
每逢清明,前往江安县底蓬镇梁伯隆烈士纪念碑瞻仰悼念烈士的人络绎不绝,却很少有人知道,为了恢复梁伯隆烈士名誉,梁安伯曾为之奔走三年,行程上万里。
梁伯隆是底蓬镇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者,1930年被国民党杀害,年仅二十六岁。文革期间,梁伯隆烈士的资料被损毁殆尽,他的经历和身份受到质疑,英魂含冤黄泉。梁安伯毅然决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告慰烈士在天之灵。那时梁安伯在青海上班,1975年起,他利用宝贵的休假时间,开始了长达三年的奔走。他先后去往上海、江西、重庆、成都、北京等地,走访梁伯隆烈士曾工作过的地方和单位,查阅当地革命烈士纪念馆陈列的有关资料,并将收集整理的材料提交给国务院信访局、四川省委组织部等。妻子王道伟鼓励他:“别泄气,你做的是一件大事情,我支持你,家里的4个娃娃我会照顾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9年,中组部确认梁伯隆系中国共产党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者,是革命烈士。民政部追发了《革命烈士证书》。获知消息后,梁安伯热泪盈眶,底蓬群众自发买来鞭炮燃放庆祝。
50196BE5C69E4CE3321AC783A3B8CBB1.jpg
难能可贵
三十年一直坚持做好事
年过七旬的梁安伯夫妇,如今住在江安镇四社区的一个老旧小区。在邻居眼里,梁安伯夫妇是“爱管闲事”的人,夫妇俩出钱把整栋楼路灯全部换好、安装了防盗门,每年春节前,他们还要请人打扫楼道卫生。梁安伯夫妇说,事情虽然小,只要是好事,我们就应该多做,应该常做。
从2002年起,梁安伯连续担任三届江安县政协委员,他累计写了近百件提案,都和老百姓息息相关:东风路破烂不堪,建议硬化;偏街小巷没有路灯,建议安装;城区天然气供气不足,建议天然气公司整改等,70%的提案得到组织认可立案和回复,他也两次荣获优秀提案奖。2005年,“宜泸梁氏家族委员会”成立,包括4000多户2万余人,梁安伯被推选为族长。在他的倡议下,家委会成立了互助基金会,每年都要筹集善款用以资助大学生、帮助困难户、病人、贫困老人等等。与此同时,家委会每年还要组织评选五好家庭、先进模范,鼓励大家崇善乐德。 215863060563954992.jpg
谨记家训
一辈子做好事还要代代相传
梁安伯夫妇的4个子女大学毕业后,他们中有审计师、教授、高级工程师,也有下岗创业的,但是他们始终牢牢记住父母传承下来的家训:好好读书,学点本事,要做好人,不做坏人,一辈子做好事,不许做坏事。每年,4个子女都要专门拿一笔钱给父母,用于支持慈善公益事业。“这一点让我们觉得特别欣慰!”梁安伯夫妇感慨地说。
清明节快到了,梁安伯夫妻俩商量着准备在清明会上带头捐款;社区有几个困难群众,夫妻俩准备给他们送点油和米;六一儿童节快来了,夫妻俩准备向两所学校的困难儿童捐款……在慈善公益的道路上,梁安伯夫妇把做好事当成了一种习惯,并代代相传,做一件好事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但梁安伯夫妇做到了。









我是江安人,我爱上江安橙乡网。欢迎大家加我好友噢
全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表评论

© 宜宾市江安橙乡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删帖申请 | 

广告/投诉热线:0831-2620800

法律顾问:四川舟楫(宜宾)律师事务所 陈一男律师

信息产业部备案ICP编号:蜀ICP备20010192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31530

川公网安备51152302000146号

电子营业执照

发布 联系QQ